新华社广州11月4日电(记者洪泽华、丁乐)第138届我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4日于广州落幕。本届展会共有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上届增加7.5%,再创前史上最新的记载。现场意向出口成交额达256.5亿美元。
11月2日,采购商在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与参展商沟通。 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据主办方计算,本届展会上,来自欧盟、中东以及美国、巴西的采购商增加显着。其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到会21.4万人,增加9.4%。参展主体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成交占比超六成,传统市场成交保持稳定。
本届展会共举办了632场新品发布活动。新产品、绿色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460万件展品中占比均超越20%。具身机器人、脑机接口设备、生物基资料、AI智能恢复设备、3D打印等成为备受欢迎的展品。
11月3日,观众在广交会展馆捷诺飞生物展台观看生物3D打印的样品。 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第138届广交会立异晋级,初次选用二维码证件方式,完成了最快30秒快速制证,比以往速度提高6倍;初次推出选用“蓝牙+5G+斗极”技能的展位级导航,晋级AI逛展、智能指路等设备,完成“一键导航、一码逛展”,累计招引47.7万人次运用。
广交会兴办于1957年,是我国现在前史最长、尖端规划、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作用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被称为“我国第一展”,被视为我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11月3日,客商在广交会展馆小神童立异展台观看工作人员演示。 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11月3日,客商在广交会展馆捷诺飞生物展台观看生物3D打印的微肝模型。 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11月4日,采购商在第138届广交会的才智医疗专区懂产品。 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