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路透社2025年6月11日报道,据路透社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欧盟成员国可能要求欧盟简化欧盟的甲烷排放法规。该法规引发了相关企业的担忧,因为其可能阻碍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
从2025年起,欧盟要求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商监测并报告与这些进口相关的甲烷排放量。甲烷从泄漏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中逸出,是仅次于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二大导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因素。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举行的会议草案结论显示,各国政府正准备要求欧盟委员会将甲烷法规纳入其简化行动中,以减少企业面临的行政负担。
草案要求欧盟委员会迅速评估哪些欧盟能源法规可以简化,“以减轻成员国、行业和公民的行政负担,例如甲烷法规,因为它可能会影响与欧盟以外经济运营商的合作”。欧盟于2024年5月通过了其关于甲烷排放的法规,但随着欧盟试图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并寻求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来替代,该政策受到了更多的审查。
美国和欧盟都表示,欧盟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有几率会成为美欧贸易协议的一部分。特朗普总统设定了7月9日的最后期限,要求欧盟达成协议并避免征收高额关税。
甲烷是继二氧化碳之后导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并会导致臭氧的形成,从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实际上,甲烷在大气中吸收热量的能力甚至比二氧化碳更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以20年为时间尺度,甲烷的全球变暖潜能值是二氧化碳的84倍。因此,减少甲烷排放与实现2050年气候目标息息相关。
在此背景下,欧盟首个关于能源领域甲烷减排的法规(EU/2024/1787)于2024年8月4日生效。该法规旨在阻止欧盟和全球供应链中可避免的甲烷排放到大气中,并最好能够降低在欧盟运营的化石能源公司的甲烷泄漏。
该法规引入的规则包括:改进能源部门甲烷排放的测量、报告和核查;通过强制性泄漏检测和修复以及禁止排放和燃烧行为(这些行为会导致甲烷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立即减少排放;对进口甲烷透明度的要求,收集有关出口国/公司是不是以及如何测量、报告和减少甲烷排放的信息,以建立这些实体的甲烷强度概况。
根据欧盟规定,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商一定要进行监测、报告,并从2027年起还需证明外国供应商所排放的甲烷量符合与欧洲同等水平的减排标准。然而,这项规定致使欧盟在气候政策与地理政治学之前左右为难。
为此,欧盟委员会考虑对甲烷排放规定采取更为灵活的执行方式,此举旨在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减轻美国出口商的合规负担,并缓解与华盛顿方面的贸易谈判压力。
根据ESGtoday网站2025年6月9日报道,加拿大竞争局宣布发布有关环境声明的最终指南,旨在帮企业在宣传产品或企业的环境效益或属性时遵守新的反漂绿法。
新发布的指南中包括针对未来环境承诺的规定,例如净零排放目标及其时间表,要求公司可以提供确凿证据和明确计划作为支撑。指南认为“如果此类承诺仅仅是愿景性的想法,而缺乏实际行动或支持材料,就可能被视为漂绿行为”。
为了确保环保声明有依据、可验证,竞争局指导企业要:清晰理解实现环保目标所需的具体措施;拥有具体、现实、可验证的计划来实现该目标,并设有阶段性目标;已经采取有意义的步骤推进该计划。
这些指导方针是在加拿大2024年通过一系列新的法律规定之后出台的。新规定旨在对《竞争法》中“欺骗性营销行为”部分进行修订,以打击漂绿行为。包括禁止对产品环境效益作出“未基于充分和适当测试”的陈述以及对企业或商业活动的环境效益作出的陈述的条款,除非这些陈述“基于根据国际公认方法论进行的充分和适当的证实”。对违反欺骗性营销条款的公司处以严厉的处罚,罚款最高可达1000万美元,第二次罚款可高达1500万加元,或欺骗行为所获利益价值的三倍,或公司年收入的3%。
自新法通过以来,一些企业已经撤回了部分可持续性主张,例如加拿大皇家银行最近宣布,由于《竞争法》的变化,将放弃筹集5000亿美元可持续融资的目标。
2024年6月,加拿大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新法规,旨在打击“漂绿”行为,即企业对其产品或商业活动的环境效益作出的毫无根据的宣传。新法规是作为加拿大《竞争法》修正案的一部分而通过的,该修正案基于加拿大政府在2023年11月秋季经济声明中提出的拟议变更,政府表示,该修正案将“加强对消费的人、工人和环境的保护,包括禁止误导性的‘漂绿’宣传。”
这项指南草案于2024年12月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时,人们对“国际公认的方法”究竟意味着什么提出了质疑。在最终指南中,加拿大竞争局表示,如果该方法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认可,就很可能通过审核,但不一定得到这些国家政府的认可。此外,有些人曾建议,指南应明确规定公司能够在营销材料中提出哪些环境声明以及何时提出。但竞争局表示,2024年6月通过的《竞争法》修正案并未包含此类规定。
无独有偶,英国也曾出台类似规则。2024年9月18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发布一份针对时尚品牌和零售商的合规指南。这份指南与加拿大新指南异曲同工,都强调实证数据和透明度,旨在确保企业在推广其产品的环境效益时,能够遵循有关要求,避免误导消费者。
根据路透社2025年6月11日报道,世界银行行长Ajay Banga宣布表示,世界银行董事会已同意取消长期以来对发展中国家核能项目的资金限制,此举旨在满足一直增长的电力需求。Ajay Banga在与董事会进行了一次建设性的讨论后,通过电子邮件向员工阐述了该行的修订能源战略。他表示,董事会尚未就是否应参与资助天然气生产,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参与这一活动达成一致意见。
世界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低利率向各国提供贷款,用于建设从防洪设施到铁路等各种项目。该行于2013年停止了对核能项目的资助,并于2017年宣布,从2019年起停止资助上游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但仍将考虑在最贫困国家的天然气项目。
本届世界银行行长自2023年6月上任以来,一直倡导该银行调整其能源政策,他认为银行应采取“多元化组合”的策略,以帮助各国满足一直增长的电力需求并推进发展目标。他在备忘录中指出,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的电力需求预测将增长一倍以上,这就需要将目前每年2800亿美元的发电、电网和储能投资增加一倍以上。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在2030年增长一倍以上,达到约945太瓦时(TWh),这一数字略高于日本当前的总用电量。面对如此迅猛的需求量开始上涨,特别是AI和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巨大推动,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正寻求可靠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稳定的能源,被视作满足其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途径。
作为调整能源投资策略的一部分,世界银行还计划帮助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与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昂的传统反应堆相比,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能在工厂批量生产、现场装配,降低核能利用门槛,尤其适合能源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
除了解除对核能资助的禁令,世界银行目前正在考虑资助上游天然气项目,作为其扩大电力供应、实现发展目标的努力的一部分。天然气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上游负责勘探与开采地下天然气资源;中游则聚焦于天然气集输;下游阶段将这些天然气进一步精炼加工,供应给终端市场。相比下游输配、发电环节,上游天然气项目涉及勘探、钻采等高风险环节,涉及甲烷泄漏、环境脆弱区作业等问题,因此就需要谨慎评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