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俄罗斯军队突破了乌克兰的防线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成为了俄乌战线的前沿地区。这片土地被认为是顿涅茨克地区的战略门户,近期因一次特殊的军事行动再次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俄罗斯国防部最近发布的战报和现场视频证实,“东方”部队所实施的“郁金香”专项行动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在该州境内,一支2S4“秋尔潘”自行迫击炮小组成功摧毁了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无人机指挥所。驻守在指挥所里的无人机操作员和指挥人员被全歼,这一打击导致该区域的乌军无人作战系统的协调中枢彻底断裂。
视频中的画面令人震撼:隐蔽在树林中的“郁金香”迫击炮小组接到指令后,迅速启动液压系统,沉重的炮身缓缓升起至作战位置,炮口被精准调整到最佳角度。开火的一瞬间,火光划破林间暮色,周围的树枝被灼热气流掀动,炮手的身影在火光中短暂清晰。而无人机搭载的红外镜头记录下了最终的打击效果,十字准星锁定了地面伪装的防御工事后,炮弹在数秒内精准命中,烟尘和碎块瞬间腾空,工事在爆炸冲击下彻底坍塌。
作为全球现役口径最大的自行迫击炮系统,2S4“秋尔潘”再一次展示了其“坚固目标粉碎机”的威力。尽管战场形势依然胶着,这场看似精准的打击是否会成为撬动整个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甚至是顿涅茨克地区战局的关键点,仍值得关注。
“郁金香”迫击炮对乌军无人机指挥所的精准打击,首先导致了乌军防线的动摇。消息传开后,顿涅茨克州西部多个前沿据点的守军士气崩溃,部分小型据点甚至没做出任何反抗就主动撤离,原本脆弱的防线因此出现了更多漏洞,为俄军后续的推进创造了天然的突破口。
俄军目前正在加大对乌克兰战场的投入,现阶段在乌克兰境内及其周边地区的兵力已超越80万,并且经过改装的远东坦克也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形成了强大的兵力优势。更为关键的是,俄军为“东方”部队配备了与“郁金香”配套的战场数据终端。这一设备使得侦察无人机、迫击炮小组与地面突击部队之间能够实时共享信息,大幅度的提升了各兵种的协同作战效率,增强了作战体系的整体性。
然而,乌军面临多重困境。尽管此前的“蛛网”行动展现了战术上的勇气,却也引发了美国对其援助的疑虑,导致装备补给陷入停滞。如今,随着无人机指挥体系瘫痪,驻守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旗手-TB2”无人机群受到了极大影响,近30%的无人机因缺乏有效指令而无法执行侦察或打击任务,导致其无人作战能力大幅下降。
为了应对俄军的推进,乌军试图从波尔塔瓦州调派预备役部队增援,但由于美国援助的反坦克导弹和炮弹供应延迟,增援部队仅能携带轻武器和少量迫击炮,面对俄军的强大攻势,几乎没办法形成有效反制,战场劣势越来越明显。
作为此次行动的主角,2S4“秋尔潘”(“郁金香”)自行迫击炮凭借其独特的性能,成为了俄军攻坚作战中的“利器”。它是全球现役口径最大的自行迫击炮,240毫米的主炮赋予了它强大的摧毁能力。根据其基本信息参数,它的战斗全重为27.5吨,采用GMZ装甲布雷车底盘,公路时速可达60公里,不仅能与步兵突击协同作战,还能在完成打击后迅速转移,兼具机动性和防护性。
不过,2S4也有明显的短板。由于后装式设计的限制,它的射速仅为每分钟1发,并且需要5人小组配合吊车完成装填,但这些缺点被巨大的单发威力所弥补。130公斤重的炮弹爆炸威力相当于3发152毫米榴弹炮的威力,足以对坚固工事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战场适配性方面,2S4“秋尔潘”特别针对乌军防御特点进行了定制。面对乌军深埋地下的指挥所,它使用配备延迟引信的混凝土侵彻弹,这种弹药可以穿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内部引爆,以此来实现“由内而外”的摧毁效果,完美解决了深埋工事的防御问题。尽管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地形复杂,树林和丘陵较多,但这并未妨碍“郁金香”发挥威力。其高抛弹道能轻松避开地形遮挡,炮弹通过大仰角发射,沿抛物线越过障碍物,精确打击隐蔽在复杂地形中的目标,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不仅如此,“郁金香”在目标锁定上也相当精准。乌军为了隐藏指挥所,一般会用植被覆盖和地面迷彩进行伪装,但“郁金香”凭借无人机的红外成像技术,成功穿透了这些伪装,准确定位了目标的薄弱部位,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打击精度。事实上,这并不是“郁金香”第一次展现其强大的实力。在顿巴斯战场上,它已摧毁了乌军数百个坚固据点,此次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表现,更是其性能优势与战场适配性的完美结合。
作为俄军攻坚主力,“东方”集群的战术执行力在此次行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该集群由第5、第29、第35和第36集团军组成,其中第29集团军在皮杜布纳村战役中重创乌军“北约化”部队,获得了“近卫军”的称号,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
此次行动中,“东方”集群以“无人机侦察、炮兵打击、实时校射”为核心,形成了紧密的作战闭环。侦察环节是闭环的起点,像“海鹰-10”“前哨”无人机在战场上空进行长时间巡航,通过光学和红外设备锁定乌军指挥所的坐标,并分析目标活动规律,精确区分真假工事,为后续的打击提供了详尽的情报。接到情报后,“郁金香”迫击炮小组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3分钟内完成了阵地选择、液压调平、炮身调整等一系列复杂操作,为快速打击奠定了基础。打击结束后,无人机立刻回传毁伤画面,指挥层根据画面判断目标摧毁程度,决定是不是进行补射,从而确保打击效果最大化。
战术闭环的成功实施为集群的后续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郁金香”摧毁指挥所后,第29集团军的“近卫军”部队迅速发起地面突击,利用乌军无人作战协调中断的时间窗口,一举突破了三个此前难以攻克的前沿防御据点。同时,装甲侦察车与步兵战车组成的快速穿插分队,沿着指挥所周边的补给通道推进,切断了邻近两个乌军据点的后勤供应线,形成局部包围。集群炮兵部队也趁机前移阵地,将火


